中国一汽持续深化AI+专项行动 推动汽车制造数智化变革

4月23日,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现场,中国一汽红旗品牌新闻发布会聚光灯下,一位身着金属外衣、身高1.65米的“特殊主持人”引发全场轰动——人形机器人“旗小智”以流畅的控场能力串联起整场活动。其精准的语音交互、拟人化的手势引导,以及与嘉宾即兴互动的幽默感,不禁让观众们直呼“未来已来”。

“旗小智”并非为舞台而生,它的真实身份是中国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的“7号智能员工”,此次登台不过是其日常工作能力的冰山一角。“旗小智”的亮相不仅展现了中国一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,更是彰显了中国一汽持续深化AI+专项行动、推动汽车制造数智化变革的生动实践。

早在2024年初,中国一汽便开启了对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深度探索,聚焦智能制造场景的应用落地。以攻克物流场景自动化难题为目标,中国一汽的AI研发团队突破了精准作业、柔性适配、动态控制三大技术瓶颈。通过优化行走步态算法与稳定性控制模型,人形机器人实现抓取、搬运、码放全流程28秒循环作业,效率较传统人工大幅提升;创新“分层决策规划方案”,融合工业环境语义导航系统与视觉6D位姿估计技术,达成毫米级定位精度;全身动量控制算法则通过动态调整躯干与四肢协同运动,确保搬运大体积、多形态物料时的平稳性与精准度,轻松应对多形态物料混合拣选作业。

这些技术突破让“旗小智”们成为一汽物流线上不可或缺的“智能骨干”。在物流车间里,日均完成千余件零部件的精准分拣,以超过95%的运输准确率穿梭于复杂路径中——红旗品牌汽车的顺利下线,凝结着“智能员工”的精密协作。

目前,中国一汽已部署了十余台人形机器人,构建起从仓储物流到柔性装配的完整链条,率先实现国内人形机器人多场景作业技术的规模化应用。“我们不是追求炫技,而是要让技术扎根产业土壤。”中国一汽机器人技术负责人强调。中国一汽对人形机器人技术应用的成功,离不开近些年在工业AI质检等领域的持续深耕。始终以掌握核心技术为使命,中国一汽在红旗制造中心长青厂区、繁荣厂区以及新能源动力总成事业部等多个总装车间内,陆续打造了十余款100%自主开发的AI视觉质检产品,替代传统人工质检,通过对生产线上产品的图像识别和分析,能够快速、精准地检测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表面瑕疵、零部件错漏装、人员误操作等难以事后追溯的关键质量问题,问题识别率超过96.5%,大幅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,为打造高品质汽车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中国一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不止在生产现场,在企业管理领域,更是创新性地打造了红旗云妹、GPT-Code、经销商交付物AI审核、AI智绘、工艺尺寸诊断助手等十余款AI应用。参考OpenAI公司对通用人工智能的5级演进路线(基础对话者-推理者-智能行动者-创新者-组织者),这些AI应用基本已经展现了“基础对话者和推理者”的能力。

2025年,中国一汽进一步打造企业级智能体并将于近期发布。这款智能体深度融合大模型技术,通过将全量业务动作映射为动态向量矩阵,构建企业智能生命体,实现业务单元的重组编排,基于MCP协议动态调用企业内部微服务与外部工具组件,打造“感知-决策-执行-进化”的全链路智能,为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示范样本,全面迈入企业级智能行动者阶段。

在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当下,变革浪潮澎湃不息。中国一汽正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,以AI为引擎,全方位赋能汽车全产业链,不断驶向智能便捷的出行未来。

【责任编辑:韩梦圆】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